随着上海海港和上海申花在亚冠精英联赛中的失利,中超球队结束了2024至2025赛季的征程,这引发了俱乐部和球迷的总结与反思。现实摆在面前,金元足球时代的结束让中超在亚冠的竞争力迅速下滑。
中超球队在亚冠的战绩不佳,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外援的实力。例如,上海申花的前场核心和主力球员安德烈·路易斯与阿马杜的缺席,使得球队实力大打折扣。即便外援身体健康,申花的实力也难以与日韩强队抗衡。然而,即便在人员整齐的情况下,申花或其他中超球队也难以在亚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。山东泰山能够在上赛季杀进亚冠八强,与他们拥有强大的前场外援以及适合的战术打法有关。
本赛季中超大多数球队在引进外援层面显得更为谨慎,这可能会导致接下来的亚冠联赛更加困难。不只是外援身价在下降,中超俱乐部在投入层面的减少也是一个明显的趋势。从2019年至今,这个趋势没有改变。投入的减少不仅体现在外援水平上,还影响了冬训地点的选择和球队的整体技战术水平。
中超球队在亚冠的竞争力已经回到了14年前,大约是2006年到2011年的水平。这四个阶段的亚冠战绩,从大连实德的四强到上海申花的八强,再到近年的挣扎,都反映了中超球队的实力变化。目前的情况与2006年到2011年的情况相似,差距主要在于外援的成色。
面对这样的现实,各方对于亚冠的态度普遍悲观。然而,亚冠对于中国足球来说依然重要。国家一直重视国家队的建设,亚冠是中国职业联赛的颜面,因此对待亚冠仍要全力以赴。要提升中超俱乐部的竞争力,近两三个赛季的办法是提升外援水平或增加外援数量。但这并不容易,需要国家在决策层面做出调整,提升联赛整体的收入。
在青少年足球方面,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。00年龄段前后的中国青少年足球陷入低谷,国青和国少多次无缘重要赛事。尽管05后一代展现出复苏的迹象,但比赛积累严重不足,需要为青训时代的缺失“补课”。这需要时间,但在短期内,提升中超俱乐部的竞争力仍需从外援和投入方面着手。
未来几年,中超联赛的总体情况可能趋于稳定,但这种稳定是建立在政府支持和投入收缩的背景下。要实质性提升中超的竞争力,除非未来几年中超的商业运营有突破性的发展,令俱乐部有信心和空间加大投入。对于亚冠,不管多困难,中超球队仍需为进入东亚区8强而努力。至于外界的论调,不必太在意,因为当球队取得好成绩时,论调自然会改变。
总的来说,中超球队在亚冠精英联赛的道路上充满了挑战和困难。但只要俱乐部、政府、球迷以及所有相关方共同努力,坚持投入和改进,相信未来中超球队一定能够在亚冠赛场上取得更好的成绩。